畸山小学地处奉化溪口镇东大门,是接纳民工子弟为主体生源的公办学校,集聚了汉、苗、回、彝、侗、黎、畲、仡佬、土家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校的40%,少数民族气息浓厚。
近年来,学校专注于探索有关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发校园内在民族文化资源,旨在从文化根源出发去唤醒学生及家长的民族理解与融合的团结意识,以学校教育绵薄之力向民族大团结目标看齐,共谱民族团结进步之佳曲。
一、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营造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
适宜的环境布置可以让校园在身处情境教育的同时力有效的达宣传效果。因此学校主要以“一栏”、“一墙”“一廊”拓展校园可视文化环境,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文结合方式深入浅出地展示民族优秀文化;学校也致力推进班级“民族文化角落”,从角落管窥班级的文化以及校园的文化。从而为学生传递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让学生随处感知民族文化元素,在增加民族荣誉感的同时也埋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二、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促进校各民族间的友好交流
2012年5月份我们力排困难接受了溪口镇政府剡溪风景流动线一台戏的任务。以民族与学校特色为主题在这一艺术大舞台上展示师生以及家长的风采,把竹竿舞、苗舞、芦笙等典型民族特色元素引入节目中,为溪口人民呈现了一道民族文化交流之大餐;2014年儿童节上孩子们更是以惟妙惟肖的民族表演对来自奉化市侨办、宁波市民宗局、奉化市宗教局、为了爱音乐艺术中心、宁波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奉化留创会等各界人士的关爱与帮助献上了最诚挚的感谢;2014年3月,组织了家长苗舞、芦笙节目参加了奉化市妇联的庆三八联欢展示活动。同时,宁波日报、奉化日报两大报社也多次跟踪报道我校民族特色教育。其中奉化日报曾两次报道我校相关信息(2014年5月30日第三全版《让少数民族学生找回“家”的感觉》;2104年12月26日主版《竹竿舞跳起来》)。我们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形成“家校社”三合力下的教育的集约化。
三、加强民族团结课堂教学,牢树民族团结责任意识
学校的任何决策都最终要归结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内化知识。我们借助《中国民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民族团结教育》等杂志和书籍,收集、整理、开发多元资源,挖掘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编写出一本适用于课堂的命名为“民族印象”的民族文化教学课读物。这一读本以“节日印象”、“歌舞印象”、“服饰印象”、“建筑印象”、“美食印象”为经,以“课堂知识掌握”与“课外实践操作”两大形式为维,通俗易懂地向学生绘制了一幅多民族文化印象之图。师生利用该读本,在课堂综合性学习基础上习得专业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从而在思想上树立民族团结之责任意识。并在2014年六月编辑了以民族教育活动为主题的校报,向家长、社会展示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丰硕成果。
四、践行民族文化教育研究,推动民族文化教育理念
站在“国际理解教育”这一新兴教育理念,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着力于研究宁波市立项课题《基于“理解·融合”的小学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为推动学校挖掘民族文化、开发民族元素、实施民族教育的速度与力度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课题期间,以教育文化节活动作为研究的主要阵地,自2011年9月开始,学校就开始着手思考与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方案,并加以实施。活动主要以“魅力老家,缤纷校园”为主题以及“知识普及型”(如“少数民族文化大讲堂”、“民俗知识竞赛”等活动)、“技能掌握型” (如“民族体育等活动”)、“活动娱乐型”(如“文化节闭幕式”等活动)、“分享展示型”(如“少数民族佳肴席”、“魅力老家绘”等活动)这四个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类型为支撑点,展开一系列的文化节活动。根据这样的“主题化”和“四大领域”为切入点展开各类活动后并在活动中及时总结经验,践行民族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