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住专门报道江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工作情况。
栏目以《小候鸟的家》为题,介绍了宁波江北区灵峰学校与宁波市东方民族歌舞团开设“小候鸟公益艺术小课堂”,为来自各民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艺术培训、搭建展示平台的感人故事。
江北灵峰学校是辖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积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文化、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各个环节全过程,把整个校园作为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开放式课堂,努力搭建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让56颗小小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在江北区统战、民宗部门的支持下,学校依托“北岸石榴红工作室”—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资源优势,为各族学生开设声乐、播音、乐器、舞蹈、戏剧等丰富多彩的暑期艺术培训课程,进一步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途径,打造各族学生共学、共居、共乐、共美的坚实平台。学校成立的“筑梦”民族童声合唱团不仅为各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们开启了音乐之门,让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阳光,而且多次在市、区合唱比赛中获奖,被中央统战部网站、情系中华杂志、浙江民宗微信公众号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
多年来,江北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不断深化内涵、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精心孵化培育灵峰学校、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梅堰社区、瑞孚集团等10余个具有江北特色的石榴红家园、驿站、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和宣讲团,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北岸石榴红就业行动”,不断提升“北岸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的影响力,并在千年古镇--慈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展示中心,打造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努力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在前列上展现江北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