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民宗动态
象山白鹅筑起四川凉山州的“共富之路”
来源:象山县民宗局  |  日期: 2022- 05- 23 08:47   字体:[ ]  |   |  【返回】

近日,四川凉山州举办“宁波·凉山科技协作新项目象山白鹅发放仪式”。象山民盟盟员,省、市政协委员陈淑芳对凉山州8个县市区的60多位养殖户作了线上养殖技术培训。

培训项目大受欢迎,凉山州盐源县养殖示范户罗艳高兴地说道:“在苹果园里养鹅,白天园里吃草,晚上回圈补料,按70日龄7.8斤均重计算,每只鹅可卖110多元,纯利润在40元以上。而且鹅粪留地,地也肥了果也壮了,实打实的收益让咱老百姓的日子有了奔头”。

故事要从一年前说起:四川省凉山州是宁波市东西部对口协作地区,林下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宜人,是白鹅生态放养的绝佳之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帮助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陈淑芳自2021年1月起致力于推进象山白鹅产业帮扶项目在凉山州落地。当月,首批2000羽苗鹅“飞”往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在当地的李树下生态养殖,实现了亩均增收5000元。2021年8月,象山白鹅养殖在凉山州西昌市建立示范点,先后4批共8000羽鹅苗“远嫁”西昌市。

象山白鹅很快适应了凉山州环境,养殖试点非常成功。8月份抵达凉山州的2000羽象山大白鹅鹅苗,生态放养70天后均重为4公斤,每羽盈利30元,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户增收近6万元。

“没想到首次试养就取得了良好效益,每亩还省去了600元的除草剂和人工成本。”西昌华农禽业负责人宋浪欣的话让陈淑芳信心大增。她全程参与了凉山州白鹅产业帮扶项目,从鹅苗孵化到首打疫苗,从运送装车到技术培训等,事无巨细她都尽心尽力,陈淑芳还根据象山白鹅的生长和适应情况,设计了新鹅场,提出生态养殖改进的建议。

据悉,白鹅发放仪式之后,18000羽小鹅苗也将再次“飞”往凉山州,白鹅产业帮扶也将从2个县市试点扩大到8个县市推广,在凉山州大地上“展翅高歌”,增加凉山州养殖户的收益,书写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海誓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