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北仑:以消防培训学校为载体 筑牢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防火墙”
来源:北仑区民宗局  |  日期: 2023- 01- 03 14:01   字体:[ ]  |   |  【返回】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水平,2022年 10月11日,宁波市北仑区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培训学校,着力通过设立专业化培训机构、实施规范化教育教学的方式,提升消防教育培训“专业化”水平,完善消防重点工作“常态化”机制。该学校由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主办,面向宗教活动场所常住人员提供消防内部学习培训。学校设有专门的教学场地、师资力量、研学基地,主要负责提供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常住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消防应急演练、案例警示宣传等。学校师资骨干定期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对消防知识技能、隐患排查治理、消防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指导,同时也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全区宗教活动场所的火灾防控整体水平。

一是开展有计划、分专题、点单式知识教学,夯实消防理论基础。学校秉承“小、专、精、实”原则,精心制定学期、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设置教学重点,分专题确定教学目标,开展专业性教学活动。今年已开展全区性专题教学3次,分区域专题教学培训20次。学校组织消防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宗教场所,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为场所提供“点单式”教学培训服务30余次。10月以来,相继组织火灾应急逃生、电动车安全等8个重点专题培训,为阿育王古寺举行微型消防站使用、正阳寺养老人群消防安全等多次点单式教学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区消防安全培训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二是开展案例+现场+研讨式技能培训,提升消防应急处置水平。该区把“实战化”作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要求,在确保消防教育培训管用、实用、有用上聚焦、用力。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典型事故案例特别是涉宗消防案例教学、开展警示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整改消防隐患,防患于未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现场教学活动,以防火、灭火、逃生、自救为重点,定期在宗教活动举行微型消防站、煤气泄漏、电动车充电现场实操教学,消防官兵“手把手”教会宗教场所负责人、安全员灭火器使用、救援逃生等基本知识,强化现场感和情景体验。将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演练场景,制作成教学宣传片、短视频,供各宗教活动场所自学交流使用。定期举办消防安全专题研讨会商,交流经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查漏补缺。通过严格落实以上举措,进一步学习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实战技能。

三是开展知识测试、现场拉动、技能对抗等考核检验,强化消防实战实效。学校在开学、毕业两季,开展全员消防知识能力书面测试,达不到90分的人员进行课程重修。依托智能消防平台,开展常态性消防技能手机端答题测试和知识竞赛,线上线下结合,以即时性测试考核常态化提升消防能力水平。学校按照消防片区划分为柴桥街道、大碶街道、小港街道、春晓街道4个班,每季度分片区开展现场拉动式实战演练,以拉动检验学习成效。每半年举行一次片区消防技能对抗赛,每年举行一次全区性消防场所消防技能竞赛,以实战提升消防技能,以对抗促交流提高、以全区竞赛检验学习培训成果。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定期晾晒消防技能考核“红黑榜”,表彰先进,激励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是开展针对性“教、查、改”重点帮扶,促进消防隐患整改。针对消防安全教学培训、实战考核中发现基础薄弱和安全隐患重点场所,学校采取将“双随机”消防监督检查与“包片”帮扶指导相结合,通过“吃小灶”、帮后进的方式进行帮扶。一是“帮教”,针对场所实际,深入场所一线“家访”,为“后进生”补上消防安全课。二是“帮检”,采取跟踪督导的形式,上门帮助场所查找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查找安全隐患,开具隐患整改清单。三是“帮改”,帮助场所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时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并通过一边“解剖”,一边讲解的方式,真正将指导帮扶工作模式落到实处。通过帮扶指导,有效消除了各场所内部火灾隐患,进一步夯实了重点单位火灾防控基础。

五是开展宗教、消防、社会共建共治,凝聚消防安全治理合力。为破解“宗、消”双方双方缺乏沟通不多、了解不够的难题,北仑区民宗局牵头,与区消防应援大队签订共建协协议,明确了双方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走访交流、信息互通、工作会商。由区佛协牵头,确定落实消防站与辖区宗教场所片区结对,定期联合开展培训、检查、演练等任务。建立专门交流微信群,消防资讯、工作信息、政策法规等即时交流。该学校除了为全区37家宗教活动场所常住人员提供消防专业性培训工作,还将服务对象逐步拓展,将民间信仰场所负责人、街道、社区(村)宗教工作工作人员、消防志愿者等纳入培训范围,形成了民宗、消防、团体、场所、街道、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培训全覆盖,推动形成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救援专业力量及社会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和‘防火’合力。”

经过前段时期工作的开展,该区消防安全共建共治机制初步构建。通过成立全省首家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学校,开展常态化、开展“点单式”消防培训30余次;与消防救援部门建立共建共治机制,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实战化”演练20余次。区域“消宗融合”进一步密切,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社会共建共治机制迈出坚实步伐。消防安全检查清单管理有效实施。探索推进消防隐患排查“清单化”管理,推进辖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标准化建设。拆除影响灭火救援防盗窗56处,设置微型消防站18处、电动车充电桩15处,全区37家宗教活动的场所均安装燃气报警器,有效落实“除险保安”行动要求,大力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百优争创”工作,迎恩寺获评2021年度省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比学赶超”氛围逐步形成。全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升,消防培训教育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区民宗局安全消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年底宗教场所中国化综合考评内容。2022年底,将举行全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大比武。

下步,北仑区将进一步总结以消防培训学校为载体,提升全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能力的经验做法,探索推进学校实体化运作,提升辖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软硬件建设;深化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确立典型标杆,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成立消防义工志愿服务队,健全宗教、消防、街道、志愿者等多方力合作共建共治机制,凝聚消防安全社会化合力,进一步筑牢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