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鄞州区做好“六字功夫”推进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来源:鄞州区民宗局  |  日期: 2023- 12- 04 11:02   字体:[ ]  |   |  【返回】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全省“之江同心·正信正行”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六字功夫”宗教中国化鄞州路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宗教中国化在鄞州走深走实、拓深拓广。

一、在“导”字上下“合”功夫

聚焦政治引领,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充分发挥民宗工作协调小组及民宗专委会作用,区、镇(街道)、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四级联动,进一步巩固大协同工作格局。召开鄞州区宗教工作会议,于2022年起草出台《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推进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谋划部署高质量发展蓝图。对标省市宗教中国化场所创建指标体系,出台《鄞州区宗教中国化场所实施意见》,专题开展浙江掌上宗教APP专项培训20余次。积极组织宗教界开展学习,连续2年举办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读书会,开展各类政策、形式等培训教育20余场。做好宗教场所“六进”工作,实现重大节日升旗仪式场所全覆盖,引导宗教界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2023年,组织宗教界30余人分批次赴四川、上海、江苏等地开展区级“五百”红色教育活动5次,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力量密码》,持续激发宗教界爱党爱国爱教情怀。

二、在“治”字上下“实”功夫

聚焦平安建设,夯实宗教工作基础。全面巩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进一步发挥“两长三员”组织作用,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预警机制和协调机制,高水平推进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指导创建省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7处。2023年5月至8月,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燃气安全等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多轮排查,检查出安全隐患并完成整改,实现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城镇房屋安全调查全覆盖。指导鄞州区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参与人数近2000人次,全方位提升宗教界人士安全意识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在“讲”字上下“融”功夫

聚焦讲经讲道,融入地域文化精神。立足全省“之江问道”品牌,创新推出“之江问道·堇地讲堂”文化讲堂品牌,打造书院、图书馆、文化讲堂、文化研究院等多元化载体。指导宗教场所制定讲经讲道年度计划,定期举办“之江问道”系列讲座近40期,辐射万余人次,促进宗教教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教义教规,指导区佛协连续三年举办全区佛教界讲经交流活动,形成讲经交流常态化机制。弘扬“东南佛国”风尚,天童禅寺积极承办“天童寺与东亚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天童眼目 渊默雷声”圆瑛法师圆寂70周年纪念活动暨圆瑛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学术论坛,七塔禅寺连续举办六届天台佛教学术研讨会,不断浓厚区域学术文化氛围。

四、在“润”字上下“细”功夫

聚焦文化润教,细说鄞州宗教故事。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宗教,联合各部门推动出版《鄞地民间信仰》等文化类书籍5册,近年来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累计参与万余人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宗教界“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书画作品展、“宋韵流长·翰墨胜缘”——天童禅风与东亚禅宗金石墨迹展等文化活动,组织近50名基督教界人士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在文化浸润中增进文化认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场所,开展书法、茶道等学习研究,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联合翻译拟出版《圣地宁波》,织密国际文化辐射交流纽带。

五、在“育”字上下“严”功夫

聚焦从严治教,培育宗教人才队伍。按照“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的原则,吸纳优秀讲经人才,形成“以学促讲,讲学互通”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依托全省“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举办教职人员轮训班,累计100余人参加,出台专项政策对宗教界代表人士考学深造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宗教界形成学修并重的良好氛围。完善全面从严治教机制,健全教职人员准入退出和惩戒机制,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展现鄞州宗教界良好社会形象。指导区佛协向全区佛教界发布崇俭戒奢倡议书,天童禅寺举行“崇俭戒奢”倡议学习会,引导宗教界发扬勤俭美德。

六、在“行”字上下“正”功夫

聚焦守法正行,展现鄞州宗教担当。持续深入开展“十百千万”普法工程,以“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为契机,结合民宗干部带头学、代表人士集中学、宗教场所自主学等形式,联动政法、消防、司法等部门开展《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学法普法活动10余场,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近年来创成省级普法示范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处。引导宗教界规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指导宗教场所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助学、助老等社会公益服务,区佛协每年发起“佛诞一日捐”活动,基督教界开展“爱邻舍”爱心献血活动。建立宗教团体互访机制,组织区内跨宗教互访活动3次,在跨宗教交流中增进教际和睦,构建健康宗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