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各级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有形有效推动宗教中国化在象山落地生根,近年来,象山县民宗局积极引导佛教寺院坚持文化兴寺理念,践行“人间佛教”思想,通过结合区位条件、当地民俗、历史文化等因素,探索服务社会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成功打造一批辨识度鲜明的宗教中国化实践样本。
一、等慈禅寺打造“闻思书舍”文化品牌,深入开展教义阐释
等慈禅寺位于象山城区附近,近年来,寺院探索创建“闻思书舍”文化品牌,致力于“解读一本经书,弘扬一段佛法”,积极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关道德修养、文明和谐的内容,引导信众正信正行。
自2018年起,每年组织开展1季“闻思佛学班”,邀请县内外近10位优秀教职人员,采用轮流授课形式解读一本佛教经典,帮助信众理解掌握佛教基础理论知识。自首期佛学班办班以来,共讲授《金刚经》等佛教典籍5本,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今年培训期间,场所组织信众赴佛教圣地五台山,带领信众实地感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此外,还开展佛学系列研讨活动——“闻思读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信众线上线下共读佛学经典,通过“共读共思共话”的座谈形式,形成浓厚的谈经论道、研讨交流氛围,将佛法智慧转化为柔化社会关系、消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人心的力量。
二、弥陀寺挖掘“赵五娘传说”价值内涵,大力弘扬孝贤文化
弥陀寺位于爵溪白沙湾,浙江省非遗项目“赵五娘传说”广为当地百姓流传和信奉。近年来,弥陀寺继承佛教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开展赵五娘“慈孝”文化传承活动,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救灾、助残、义诊等公益慈善活动,让“五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1年起,弥陀寺秉承佛之慈悲心,弘扬五娘孝道情,首次举办“孝贤营”活动,为传承五娘孝贤精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此后,寺院内通过定期开设文化课程、制作“弥陀墙报”、融合讲经弘法等多种形式宣传孝道文化。在寺院外,深入开展“五娘慈孝同愿行”活动,招募组建义工团队,深入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场所关爱社会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慰问各类群体5000余人,捐献物资现金总计约20万元。每年母亲节期间,深入挖掘“孝文化”的价值内涵,当家法师讲述赵五娘传说、跪羊图等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启迪信众学孝、思孝、行孝。
三、灵岩寺聚焦“九九重阳”传统佳节,生动践行敬老爱老
灵岩寺位于象山灵岩山下,基于当地民众历来有重阳节登高灵岩山,在寺院吃斋饭的习俗,近年来,灵岩寺组织举办九九重阳“孝亲·登高”祈福文化节,号召信众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推动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风气。
重阳节前后,灵岩寺联合村委会在文化礼堂宴请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宴会期间,特邀老中青三代村委代表,讲述当地感人事迹和优良传统,比如60年代的老书记带领全村百姓人工修建海塘和水库泽被后世,让艰苦奋斗、无私忘我的精神代代相传。同时,邀请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为老人们做“五福临门”专题讲座,以文化润人心、促和谐。灵岩寺负责人精心准备“漫谈重阳”专题报告,让信众在了解佛教文化的同时,对重阳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理解。该活动是传统节日、乡风民俗、佛教文化大融合的成功尝试,得到了信众、村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