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市佛教协会以“三实”推进佛教教职人员市级轮训工作
来源:宗教一处  |  日期: 2023- 07- 17 08:52   字体:[ ]  |   |  【返回】

按照省“十百千万”人才建设工程部署要求,市佛教协会于去年起开展为期5年的教职人员市级轮训工作,对各区(县、市)佛教协会班子成员、全市佛教场所主要负责人及市级以上重点寺院的执事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为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佛教协会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就培训经费保障、课程安排以及如何确保培训效果等进行专题研究,以期推进我市佛教教职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共有191名教职人员分四期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一是“出实招”。对参训人员采取“清单式”管理,需参训人员登记造册,确保“不漏一人”。为保证出勤率,轮训期间安排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做好每个环节的签到,以及提示、通报等工作。对每位学员进行信息核实,避免出现替训、代签到等情况,并将当日出勤情况在学员群中通报。每期培训结束后,将参训情况以书面方式反馈各地佛协及民宗局,严肃培训纪律。

二是“做实功”。所有培训安排在浙江佛学院(总部)进行,依托佛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培训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安排佛教中国化、宗教政策法规、佛教宗派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还组织赴滕头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到雪窦寺实地参学寺院管理和建设工作。安排早晚课诵、过堂、坐香等丛林功课,要求坚持日常如法修行实践。在开班式和结业式上邀请市民宗局、市佛协主要领导为学员做动员讲话,强调学习的目的意义,提出相关要求。

三是“求实效”。对于缺课半天以上的学员,要求在以后的培训班补齐同等学时相应课程后方予结业。结业的191名学员中有4名学员因故缺课,在补齐课时后予以结业。整个培训过程,学员参训态度认真、学习积极性高,课上认真做笔记,课后主动找老师交流。期间还安排了学员座谈会,众学员就“文化润教”与佛教中国化、“从严治教”与佛教中国化、“人才培养”与佛教中国化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每期结业式上安排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学习体会。通过这些扎实的举措,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