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民宗动态
宁波鄞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三化”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鄞州区民宗局  |  日期: 2024- 01- 16 17:03   字体:[ ]  |   |  【返回】

1月6日下午,社区民乐团吹拉弹唱不亦乐乎;1月7日上午,社区拉丁舞蹈队正在培训……近期,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郊街道宁丰社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人气很旺,甚至有周边社区居民慕名而来。自去年11月22日开馆以来,体验馆内这样的活动频率就成为了常态。

近年来,鄞州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目标,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为引领,坚持“基地孵化、阵地活化、情感融化”盘活体验馆,着力打造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聚焦“时代精神”+“中华文化”孵化各族青少年研学基地

体验馆占地550平方米,紧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扣“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两个主题展开历史叙事,围绕100个中国文化符号和形象、东郊街道历史展陈、民族工作综合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等七个主题篇章,涵盖宣传教育、成果展示、互动体验、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全面展示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体验馆提供了面向全市各族青少年的研学教育基地,12月29日,迎来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民族班52名学生,在中华文化符号和东郊跻身前列、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熏陶下,加深了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聚焦“公益公转”+“市场自转”活化阵地构建互嵌式社区

街道将探索“公益+市场”运营,引入社会组织入驻进行运营迭代升级,提升场馆的“造血”能力。与以往体验馆不同的是,这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除了有文化味,更有烟火气,平均每天都有1-2场活动,在阵地活化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我想学的这里都有,都不用去老年大学了。”今年53岁的陈丽君是个文艺达人,开馆以来便成了国潮课的常客。体验馆带动了一批文艺骨干,每节国潮课都有主理人,负责空间的日常运营。每周一下午开设的爱越吧课堂,每周二下午的鼓动乐声课堂,每周三下午的弦音清风课堂,二楼科创工坊区的老底子味道课堂……陈丽君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免费资源,老同学都很羡慕呢!”

黄剑英是广西壮族人,2019年搬至宁丰铭庭小区。他知道辖区内有一批爱好唱歌的老年人,特意和妻子商量为体验馆捐赠共享KTV设备,供老年人休闲娱乐。工作之余,他还是一名热心志愿者,经常为辖区老人义剪,已经持续了20余年。


聚焦“部门下沉”+“社会自发”融化各族群众情感

街道打通部门和辖区资源,精彩活动层出不穷,助力体验馆成为周边居民的网红打卡点。体验馆2024年将有450余场活动,涵盖非遗传承、国潮文化、节气文化等主题篇章,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共享中华文化盛宴。持续发挥区级“鄞地榴声”工作室作用,在“道中华·榴声书院”重点打造节气课堂,召集24名“节气主理人”,带着各族各界人士走进节气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社区活起来、火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街道联合区科协成立“科学蜂巢”工作室,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科普教育全过程。联动区文联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出发点,推出文艺家下沉基层、民间艺人结对、送课到基层等系列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艺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体验馆举办的特色活动中,有部门资源下沉的优质课程,也有来自社会团队的自身力量。步入体验馆,各种统战元素润物无声。吸纳书画家、非遗传承人等能人匠才到街道民促会,在体验馆留下了“镇馆之宝”国画作品《石榴红》,和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56个民族,56幅剪纸作品,不同的人物,穿着各民族服饰,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神态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