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民宗动态
宁波鄞州:全方位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 引导辖区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鄞州区民宗局  |  日期: 2024- 10- 14 12:20   字体:[ ]  |   |  【返回】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鄞州区明楼街道和丰社区居民委员会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系浙江省唯一社区类型、宁波市唯一模范集体。近年来,和丰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秉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理念,全方位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引导辖区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党建引领、思想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打造“共建未来”变革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持以党建引领“一核带三建”的联动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建强统战大联盟、建好共治“红管家”、建密社区工作网络,扎实推进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依托辖区“石榴红”会客厅,协同完善全市首个楼宇民促会、热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的“1+N”民族工作网络体系。二是打造“红色和丰”铸共宣教主阵地。针对和丰片区产业集聚和各族人才汇聚的特点,发挥宁波近代工业起源地和宁波城区第一个工厂党支部所在地优势,植入“道中华”文宣品牌及宁波本地文化符号等元素,打造“红色和丰 百年梦想”为主题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年均开展“五史”主题活动近40余场次,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组织辖区内的景宁商会等各族群众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回信精神,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共同将宁波建设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家园。三是打造文化润心公益平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在“文化嵌入”上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引入傅丹、吴玉霞、沙日娜、忽雪情等各族名家,打造和丰民族艺术交流基地、丹霞文化艺术中心、道中华·美学空间、忽雪情声乐工作室等四大阵地,开展“节气课堂”“龟兹琵琶社”等5个文化公益项目,年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50余场辐射4000余人次,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积极响应国家民委“三项计划”,鼓励支持和丰居民参与援疆建设,其中傅丹为新疆倾力培养出了“五百把琵琶”,用心用力用情增进甬疆两地各族人民情谊;在援疆干部的发起、社区党总支统筹下,2023年开展“丰衣暖疆”爱心捐衣项目,为新疆库车市各族群众捐赠1400多斤的衣物,深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创意驱动、平台联动,建强各族青年创业创新高地

一是“千里送设计”。发挥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丰创意广场各族设计师集聚的优势,将先进工业设计送到贵州、延边、盐源等地,助推当地研磨米机、矿泉水、文旅产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如大业设计为吉林佰强科技有限公司量身设计了一款针对高端新鲜大米的智能磨米机,以此为载体,推动相关农副产品增收。二是“百企成联盟”。搭建各族青年共事共乐的交流平台,实施创客苗圃计划,面向各族人才提供零成本、高附加值的创业环境,提供创业辅导、项目对接等一系列政策扶持,2023年已累计引进各族青年创客人才300余名。借助辖区内市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及省级五星级政协委员会客厅资源,先后举办“跨境电商产品研发中心”座谈会、“AI赋能外贸及跨境电商”分享会等专项活动40余场,有效提升企业家创业动力、创新魄力,带动企业抱团发展。三是“十帮促成长”。整合辖区市场监管所、律所、会所、人力资源、税务所等资源组建“同心益企”志愿服务队,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政策举措,深入开展帮政策、帮人才、帮审批、帮项目、帮融入等“十帮”服务,通过设置“创业管家”“创业导师团”“石榴红格子铺”等载体,有效拓展人才成长成才空间。

三、互嵌交融、数字赋能,打造各族群众美好家园新典范

一是构建互嵌共治圈,让各族群众“融得进”。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也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在“社会嵌入”上创造共事共乐社区环境,吸纳20名各族青年意见领袖和社区达人加入到“和丰未来社区共创委员会”,搭建“创意公民共创工作坊”,成立未来社区创意活动基金池,推出“小和管家”“立码就业”等应用40余个,妥善解决一批民生难题,使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共治共创中,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二是打造互嵌生活圈,让各族群众“过得好”。在“空间嵌入”上推动各族群众流动融居,建设“海丝之源 拾里江丰”特色街区,优化提升1.9万方社区商业中心,吸纳40余家商企、社会组织成立“1+N复合场景联合体”,满足各族居民在住所附近寻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有效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培育互嵌朋友圈,让各族群众“乐起来”。在“心理嵌入”上增进“一家亲”情感,秉持让各族群众扎根更有“温度”的理念,搭建跑步、越剧、烘焙等60个兴趣爱好社群,推出“社区一家亲”“石榴小花成长课堂”等活动1000余场次,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