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江北:“融”字发力 奏响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强音
来源:江北区民宗局  |  日期: 2024- 02- 26 16:10   字体:[ ]  |  【返回】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好《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2023年,江北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布局全域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重点围绕“一带两核三区”整体规划,持续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续写“融”的感染力,在以旅为媒、以旅促融、以融塑旅中结成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全力打造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先行示范区。

一是聚焦“校地协同”搭建“高校+文旅”的“融平台”。联合宁波大学组建飞越“甬疆”实践宣讲团,在宁波与新疆两地同步开展为期29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三走进”实践调研和“推普+”实践活动,累计发放问卷1500份,为400余名各族群众提供普通话培训,征集优质诗词歌赋20余篇;深入开展“丝路名城·交流互鉴”西安大学生宁波行活动来自西安等地的各族青少年走进江北,发挥文化旅游赋能优势资源,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对宁波、对江北的认识和了解;以文旅赋能深挖慈城文化底蕴,预计投入5000万元,打造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并探索制定研学行业标准化规范,形成具有江北辨识度的“露营+研学”复合品牌。

二是聚焦“江南民艺”打造“非遗+文旅”的“融空间”。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19个,建成玉成窑馆、香黛宫馆等“一人一艺新空间”11处,送文艺活动100余场,聚力打造“北岸石榴红”文化品牌;创新性导入高校非遗文化资源,联合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投入220万元打造“梅满·共富工坊”,围绕“一社一品”聚力形成“研产销一体化”发展的共富服务平台,成立以来创新研发非遗产品10余款,开展培训10场,惠及102人次,人均增收超3000元;围绕全区103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举办江北区第六届北岸文化艺术节—2023年非常庙会暨蒂21届庄桥风筝节、“东西协作·彝秀江北”民族文化展演、“非遗在洪塘”主题公益活动和“周信芳戏剧艺术体验活动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万名游客。

三是聚焦“东西协作”实现“协作+文旅”的“融发展”。开展2023“吉光片羽”慈城民俗风情月暨浙桂文化和旅游联合推介会,《艾南》大型毛南族歌舞秀、骢马河广西民族风情街等优质文旅产品和非遗节目演出,吸引了当地近2000名市民前来观看;举办2023莲都区山海协作(宁波江北)文旅推介会暨文化走亲活动,共同建设两地市民旅游权益共享机制,同时通过民歌演唱、非遗展示、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创新“莲都有艺思”“畲族彩带”“木刻版画”等非遗文化,在更深层次、更大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深化结对共建,做优“文化赋能点亮艺术乡村”共富项目,启动“我们的村歌”创赛演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精神共富;组织开展星星点灯“阿拉宁波爸妈”暨“前江公益节”系列活动,为450名7-18岁在校就读的彝族散居孤儿提供心理支持和每年1000元的生活援助,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四是聚焦“之江同心”建设“统战+文旅”的“融格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以慈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全域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聚力打造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慈城样本”,不断扩大民族团结合融“慈”场圈,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慈’一家亲”和融圈、示范带;创造性将“道中华”与旅游促各民族群众深度融合,推出“道中华”文化体验线和“之江同心·石榴红”团结共富线,通过教学导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聚力打造深度融居的高品质“交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