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民委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享共事共乐,加快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5月26日,发挥民宗、发改等部门及高校资源优势,在宁波东部银泰城发布“之江同心·AI家人石榴红”品牌,通过发布一张地图、推出四项计划、打造四支队伍,共建一个基地,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鄞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戴华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纪委书记张杰,宁波市民宗局民族处相关负责人,宁波市民促会会长张淑琴,鄞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荆英姿,邱隘镇党委书记邱 春,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立新,区民宗局、邱隘镇、区发改局相关分管领导,市、区民促会相关成员、各族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累计7万余人观看直播。
党建联建,打造校地合作平台
立足“家门口的大学,校门口的小镇”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以浙江万里学院-邱隘镇校地合作党建联建为基础,推进浙江万里学院-邱隘镇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依托共富“回龙里”平台,打造集社教展览、互动体验、沉浸式参与、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包含非遗文化长廊、石榴红青年创业空间、传统文化展示区、石榴红邻里集市、风土物色直播学院等功能区块。
基地充分整合高校人才团队、理论研究等资源,联动各村社与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共建协议,采取“年初协商项目、年中推动项目、年末总结成效”的项目驱动方式,吸引高校教师等资源,开展以组织联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地共建工作。面向高校师生推广学习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高校、进文创园区,深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润疆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在库车市委、市人民政府、宁波市发改委、市援疆指挥部、市民宗局等部门指导下,将“古韵龟兹·魅力库车”宁波推广周“龟兹乐舞”基层巡演送进商圈,载歌载舞展示库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文旅融合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很高兴来到宁波,这里的人非常热情,团队特地带来了包含当地饮食、民俗、非遗、乡情等特色节目,”库车市文旅集团党委委员阿依布维表示,我们用歌舞乐宣传推介新疆,希望吸引更多人到新疆体验独特的西北魅力。当日,由库车市文旅集团精心策划、组织筹备的“龟兹乐舞”基层巡演火热上演,鄞州作为东道主也带来快板《石榴花开映鄞州》《在三江畔,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的紧紧抱在一起》等三个特色节目,甬库同台,携手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新篇章。
结合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品牌,发挥鄞州原创“文化四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在邱隘镇中心小学、邱隘实验小学、邱隘镇董玉娣实验中学、鄞州区存德学校等四所学校开设“道中华·文化四棋”课堂,推广和普及“文化四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升各族青少年五个认同。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产业组副组长童明彪表示,此次活动让歌舞之乡展现乐舞魅力,为甬库一家亲注入了新的动力,让甬库两地人民的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打造“144”互嵌模式 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AI家人’即指‘隘家人’又指‘爱家人’,具体含义为对辖区内各族同胞如同邱隘家人般关心爱护,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邱隘镇党委委员郎安表示,“石榴红家园”着眼于打造区域民族团结进步综合性阵地,网点地图将以邱隘镇石榴红家园为一核,浙江创新中心和东部银泰城为两翼,各村社为多点,布局建设“AI家人石榴红家园”。指导辖区各村社、企业、园区等阵地,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业创新、矛盾调解、技能培训、政策咨询、联谊交流、文化活动、科普讲座等八大服务,加快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邱隘镇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实施“之江同心·AI家人石榴红”四项计划,通过城市融入、暖心就业、权益保护、全民阅读四大行动,为各族群众提供服务新便利、搭建创业新平台、拓展关爱新空间、打造精神文化圈。
结合邱隘镇流动人口多的特点,组建“鄞聚石榴红•AI家人”志愿服务团,打造石榴红流动夜话宣讲队、“童步儿语·迁鸟助飞”志愿服务队、“石榴红”流动人口法律服务队、“邱实”中华文化志愿服务队四支队伍,针对性地开展矛盾调解、流动儿童融入、维权普法、文化宣传等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