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一词代表着中国,同时它也有另一层含义,就是瓷器……”近日,慈溪市“之江同心·石榴红”宣讲团在古塘街道团圈社区假日学校举办了“绿影蝉声 青瓷文化中的灵物传奇”青瓷文化讲座,向各族青少年展现了慈溪秘色瓷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是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推动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凝聚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为主抓手,强化基层基础、优化服务矩阵,三维发力打造民族共富共美发展共同体。
畅联服务,夯实生活共美根基
“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时候我感到很迷茫,但到了慈溪生活后,我感受到了慈溪政府和企业对我的关心,慈溪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近日,慈溪市民促会和相关人力资源公司联合开展“激情火把节 最炫民族风”联欢会,凉山布拖籍彝族务工代表吉什此合在活动中如是说。
为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环境、推动民族融合发展,近年来,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不断优化服务管理体系。打造“红石榴就业行动”示范样本,遴选宁波奥博尔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政治站位高、用工管理规范的在慈企业,联合市人社部门、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入选企业人力资源部和民族务工人员代表,成立就业发展促进小组,广泛开展面向新疆库车、四川布拖等东西部协作地区的系列招聘活动,不断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健全“民族之家”服务矩阵,指导辖区内各镇(街道)打造复合型“民族之家”统战阵地,开设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双语教学)课堂、法治课堂和技能培训班等,有效提升各族务工人员交流水平、法律意识和工作技能。创建“啄木鸟”工作室等阵地,邀请各民族中认可度较高的群众加入到服务队伍中,闭环式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建强“之江同心·石榴红”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市镇两级民促会、企业等建立“石榴红”志愿服务队64支,常态化开展助老助残、结对助学、理论宣讲、平安巡防等活动,目前共吸纳志愿者3000余人。协助热心公益的各族群众成立“彭老师”民族工作室、“麦麦提”民族驿站、暖心姐妹帮帮团、银杏暖心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平台,进一步充实志愿服务体系。
惠享资源,增强产业共富动能
“要让各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富得快,共同迈向和谐稳定的共同富裕。”近年来,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助力各族群众“富起来”,集体经济“热起来”,产业发展“跑起来”。
注重平台引富,市镇村三级联动打造“石榴红共富工坊”,“清单化”梳理产业需求和可用资源,积极链接项目、投资和技术,将技能培训、政策解读、资讯宣传等常态化融入共富工坊日常运作,为各族群众创新创业提供机会。截至目前,已建成“石榴红共富工坊”10家,受益群众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创新统战帮富,在鼓励统战成员回乡投资创业的同时,引导带动各族群众稳就业、促增收。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戚军洋,回乡投资杨梅深加工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年人均增收约6万元。发挥“新农人”服务团作用,邀请党外知识分子智囊团中的专家对创业各族群众提供种植、培育等技术支持,同时开展“云上电商助共富”活动,帮助各族群众广开销路。如新浦镇壮族群众罗艳菊在市委统战部和镇政府的联合支持下尝试葡萄种植和网络销售,去年年收入达25万元,增收60%。聚焦项目带富,积极与相关牵头单位对接,将各族群众共富工作与产业项目发展计划有机互嵌。如匡堰镇将苗族群众滕树芝的“老巷子”农家乐纳入青瓷文旅路线,引入米其林大厨开发“梅食美瓷”新六道杨梅秘色宴,让“老巷子”成为了文旅打卡热点。坎墩农创园将周边小而散的各族群众农户纳入园区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一体化、集约式种植,同时发展观光采摘、研学体验等项目,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全靠政府政策好,我们的生活也节节高。”农创园壮族农户张爱英夫妇表示。
凝聚共识,激发文化共融活力
“你可曾跨过山跨过海……”布拖县彝族“阿都高腔”在慈溪明月湖畔悠扬飘荡,“慈布一家亲”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举行。近年来,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途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画好多民族同心圆。
推进宣讲聚共识,全市共组建“石榴红”宣讲团6个,市镇村联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30余场次,组织“葡萄棚下宣讲民族共富故事”“话过去 谈未来”等现场活动20余场次。组建社团助交流,依托市镇两级民促会,开展“民族一家亲”“同心共享民族情”等文体联谊活动15次,参与群众达3000余名。建立“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间市集+民族推介”工作机制,在村(社区)开展民族服饰展、民族美食汇、民族节目演等特色活动10余次。打造品牌促融合,实施“手拉手”青少年交流计划,举办“我们的家乡”摄影图片展、“民族心连心”征文大赛,“舌尖上的民族”传统食物制作等民族特色的联络联谊活动11场。推出“非遗·石榴红”文旅品牌,设置专项资金助力民族非遗文化传承,联合文旅部门将非遗体验项目融入慈溪文旅路线,累计接待游客11.6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经济167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