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慈溪市以“十百千万”普法工程为引领,坚持“三个加法”,多措并举深化宗教领域“八五”普法,提升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法治素养,推动宗教领域普法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宣传。依托“同心慈溪”微信公众号对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及《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等进行宣传,及时转载权威部门关于新出台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的释义解读。创新打造数字化“云普法库”,推进数字化普法展示端口建设,制定个性化线上普法清单,使宗教领域普法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截至目前,已试点5处场所安装数字化普法平台LED前端,全景式展现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普法基地创建成果,累计推送普法资讯、以案释法、宗教中国化等内容30余次。
二是“属地+场所”多层次开展宣传。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微型普法点”,坚持“管理制度规范、场地设施完备、实践活动丰富”,已成功创建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2处,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7处,实现宗教普法基地在全市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全覆盖。联合党校、公安、消防等部门成立宗教领域党史法治宣讲团,吸纳来自各单位、具有相关领域扎实专业知识的讲师10人,宣讲内容涵盖党史、消防安全、反邪教、宗教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各项内容,用“小团队”搭建宗教领域法治宣传的“大平台”,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受众达2000余人次。
三是“定时+灵活”多形式开展宣传。在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反邪教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邀请专业律师及法治宣传志愿者进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平安建设·共建共享”等系列法律知识讲座,通过现场法律咨询、分发宗教政策宣传册等形式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充分利用日常督导检查、走访慰问、调研等契机,采取召开座谈会、与宗教界人士谈心谈话、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各宗教活动场所向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宣传解读宗教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宗教界的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印制各类宗教政策宣传海报、小册子等1000余份,布置普法宣传展板80余快,悬挂横幅30余条,在宗教界营造浓厚的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氛围。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