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通知公告
市民宗系统2025年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
来源:市民宗局  |  日期: 2025- 03- 10 15:55   字体:[ ]  |   |  【返回】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各类宣传阵地、载体作用,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走心。

二、突出宣传宪法

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12.4”宪法日和“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活动,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普法工程

进一步完善社会大普法格局,加强普法阵地建设。联合市普法办继续在全市宗教领域培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普法宣讲,从根本上提高我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推动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民族法律法规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重点推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突出遵法守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等内容的宣传,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依法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法治宣传专题教育

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每个宗教场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治专题讲座。通过法治专题讲座,不断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的法治意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开展宗教活动。

六、广泛宣传民法典

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组织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通过民法典短视频、公益广告、“以案释法”口袋书等,增强民法典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中形成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的浓厚风尚。

七、深入学习宣传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

深入广泛地宣传《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宗教院校管理办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浙江省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宁波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浙江省宗教团体管理办法》《浙江省非通常宗教活动管理办法》《浙江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浙江省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宗教活动场所设立登记和注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配套规范性文件,使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知晓度。

八、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

大力宣传《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等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民宗干部、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国家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和反对一切利用民族和宗教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宗教和公益慈善、出版发行、文物保护、婚姻家庭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各族群众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宁波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