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春天里“籽籽同心”绽芳华 ——余姚市马渚镇创新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来源:余姚市民宗局  |  日期: 2025- 04- 01 10:35   字体:[ ]  |   |  【返回】

余姚市马渚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下叶社区“籽籽同心互嵌式工作品牌”,精心策划开展互嵌式发展系列活动,通过发展互嵌、志愿同行、文化浸润、语言架桥等方式,全面推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一幅多元共融的春日新画卷。

发展互嵌:谱写精神家园“和谐曲”

3月23日,在人潮涌动的“运河市集”上,民族团结元素绽放异彩,各族同胞摆出的乳制品、油墩子、手工蛋卷等小吃供不应求,非遗刺绣传承人叶信娣的虎头鞋吸引众多亲子家庭驻足,市集将民族摊位与本地商户穿插布置,促进了各族群众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春光下的主舞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姐妹带来了民族舞蹈《汝岁岁》,寓意吉祥,项圈银铃般的声音与欢快的节奏相结合,呈现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撑。

志愿同行:浇灌美美与共“幸福花”

“籽籽同心”志愿服务队发挥自身功能,致力于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服务,在三月掀起暖心行动热潮。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马渚镇文体中心公益市集上,“籽籽同心”专业理发师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便利,推动形成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运河市集”开市期间,身着红马甲的“籽籽同心”志愿者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均引导游客2000余人次,发放特色纪念品近800件。

文化浸润:共绘兼容并蓄“同心圆”

下叶社区以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为契机,将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巧妙融合。30余名各族妇女在乌篷船模型制作中开启跨文化对话,以船模比喻各族群众,每块木板形状不同,拼起来才能乘风破浪。活动现场,社区干部手把手教大姐搭建技巧,各族姐妹探讨榫卯技艺,非遗工匠精神在指尖传递中升华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语言架桥:铺就和衷共济“连心路”

3月21日,在马渚镇老年大学,来自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的陈琪燕老师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课,旨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基础。老师围绕“社区办事”“应急沟通”等生活场景,通过词语学习、常用语学习、情景对话等环节,以贴合生活实际的案例、浅显易懂的语言,带动40余名各族学员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介绍自己,踊跃尝试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对话。本次培训还延伸出“语言伙伴”计划,推进“籽籽同心”志愿者与各族学员结成学习对子,让语言学习成为打开群众心门的钥匙。

通过‘籽籽同心’民族工作品牌创建,马渚镇正走出一条文化共融、产业共兴、社会共治的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同心共富+”“非遗传承+”“志愿服务+”等模式,让“籽籽同心”品牌真正成为各族群众情感联结、价值共塑、发展共享的共有精神家园,有型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图片4.png  图片6.png  图片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