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宗动态 > 工作交流
余姚:深入探索互嵌式发展新模式 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
来源:余姚市民宗局  |  日期: 2025- 08- 15 09:18   字体:[ ]  |   |  【返回】

余姚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全方位互嵌,多措并举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让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幸福生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山海一家亲,激发东西部协作共富合力

做实“家门口”的帮扶,聚焦企业互嵌式造血赋能,联合尹球五金有限公司“同心共富生产线”,吸纳山海协作地区员工,人均年收入超7万元,每年助力山海协作地区贡献共富收入达1500万元,持续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对协作地区加强产业帮扶,引导13家民营企业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投资兴业。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与昭觉县三河村、红安县长丰村结对,组建横河美丽乡村建设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和共富礼包等形式销售20多种昭觉、红安等特色农产品,带来收益近150万元,合作红利惠及千余人。与文成县黄坦镇底庄村结对,牵头达成余姚市美诺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口帮扶现场签约,就黄坦镇底庄村的糯米山药、乌米饭和余姚的蟠桃、红美人等农副产品达成电商合作共识。截至目前,两地互动协作项目已累计带动500余户农户,实现助农增收200余万元,推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工作走深走实。六一节期间,梁弄镇向库车市第十三小学捐赠图书3000余册,于润物细无声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邻里一家亲,提升互嵌式社区服务能力

以马渚镇下叶社区等为范本,打造公共平台、创造共性条件,让大家相遇相识,夯实互嵌式发展的基础。马渚镇下叶社区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四明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渚实践中心,打造集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籽籽同心”综合体。泗门、马渚等地依托各社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各族群众提供“七优享”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积极举办四明石榴船宣讲、青少年研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元宵晚会等活动,搭建文化社群,学习土布、剪纸、掐丝珐琅等手工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网格一家亲,彰显现代化治理创新活力

阵地是基础,活动是手段,社会组织力量是关键。以“阿良工作室”为阵地,建立纠纷快速响应机制,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小曹娥镇朗海村设立“同心前哨站”,借助“一张网”网格化管理,广泛收集片区内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积极响应民生诉求和意见建议,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凤山街道季卫桥社区结合社区特点,建立服务微组织,协调服务各族群众。今年以来,余姚市互嵌式社区(村、居)共解决随迁子女入学、社保接续、流动党员服务等民生实事200余件。